大象·今评弹丨商户卖5斤超标芹菜被罚6.6万元,只是“处罚过当”吗?
近日陕西榆林一家个体户卖了5斤超标芹菜后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6万元处罚是处罚过当违法所得的3000余倍网友质疑是否“处罚过当”了?国务院督查组调查后认为该案案值仅几十元,罚几万元过罚明显不相当进行全省通报部署整改这把芹菜是大象弹丨否暴露出了更加普遍的问题?我们“吃瓜群众”又该如何放心地吃瓜果蔬菜?@今天的我又比昨天帅啦:芹菜:我也没想到我能值这么多钱。@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8866:就没人注意检验不合格这个问题,今评天富平台登录注册我在农村长大的商户,有的卖斤人三天前刚喷的农药,三天后就见他拿去卖了。超标danny和Robert:这是芹菜案值的问题吗?他这要是吃出了问题,或者农残再好点足以造成伤害,被罚他是处罚过当要坐牢的。七斤芹菜背后,大象弹丨到底还有多少?@总之占名:要罚但是今评不能罚这么多,我们领导和我强调过很多次,商户执法工作是卖斤天富平台登录注册让其受到警示教育,不敢再犯,超标罚款是芹菜其次的。@何问东:该罚!而且罚得还轻!问题在于为什么一个月才出检测报告而不是罚款多少!针对这件事,网友有哪些争议?@热点视频:这件事有两个疑点,第一,7斤芹菜抽样检查就拿走了2斤,需要这么多吗?我很想知道,当地抽检其他副食品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比例,如果这样的话,市场监管部门自己都可以开大型连锁超市了。第二,一个月才出检验报告,这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哪个蔬菜店能等到检验报告再去卖菜,这不是摆明了不让人做生意吗?@蓝紫色的爆米花 :我来回答你:第一,抽检一般是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抽检一般是检一备一,抽检数量是有规定的,不是想当然的来完成工作。第二,检验报告的出具时间也有规定,只要没有超出规定时间就是合法合规。第三,食安法明确要求进货需要履行进货查验制度,查验供货方的合格证明文件,文件保存时间不低于保质期满后的六个月,没有保质期的,保存时间不低于两年。大象新闻评论员 李长需谈论榆林“芹菜案”的另一种姿势说到榆林“芹菜案”,满屏的“过罚不当”,呈现出的几乎是“一边倒”万炮齐轰姿势。这不奇怪,舆论只看到了涉案芹菜数量和案值小,选择性忽视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过罚相当” 立法需留下相应弹性空间执法者面临此景是很尴尬的,“要么不予处罚,要么就重罚”,想要找点“过罚相当”的空间,不太容易。所以“芹菜案”的问题,可能主要不是执法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立法的问题。大象新闻评论员 陈思消除“过罚不当”的质疑 不能一“减”了之只是一味减少处罚金额,有可能是懒政怠政。只有拿出更严格的流程、更切实的证据、更合理的判罚,在生产、种植的源头给予“毒蔬菜”、“毒食品”以打击,让老百姓真正有了饮食安全感。才能既没有伤害小微市场主体的活力,也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吴言彦(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律师):行政处罚 应结合“情理法”行政单位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一定要结合“情理法”,一旦严重脱离了民情,处罚措施不但达不到预想的处罚效果,更容易激起民众看待法律的不良情绪。呼吁行政单位在做出处罚措施时更具有人性化。马帅(街邻鲜生丹枫路店负责人):我们服务多一些不忍心罚我觉得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处罚政策。这几年商户经营确实不容易,可以从源头管控农残超标问题,或者对商户制定更合理的处罚制度,总之合理化的管理和政策,会更合适些。曾维银(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这些养菜妙招 记在小本本上想把蔬菜生意做好,自然要保证品质,品质过关了,麻烦事就少了。菜农、菜商还是要学学如何生产、经营安全菜。出售4板过期酸奶罚款2万元今年3月,陕西铜川新区某煎饼店购进一瓶芥末油,单价5元,用于制作铁板烧汁茄子。市场监管部门检查时发现该芥末油未标明生产日期,该店采购时未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合格证明文件,认定违法所得1.6元,罚款5000元。>>更多详情<<“过罚不当” “类案不同罚”原因何在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督查组认为,“过罚不当”“类案不同罚”等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其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细,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其二,处罚力度与业绩考核挂钩,倒逼从严办案。其三,对行政处罚执行权缺少有效制衡。>>更多详情<<建议推广农药残留快检吃到肚子里都晚了有网友表示,专业的农药残留检测,现场半个小时就能出结果,但榆林从取样到出具检验报告长达一个月,按这样的效率处理食品安全问题,黄花菜早凉了吧。建议推广农药残留快检,等毒菜吃到肚子里都迟了。>>更多详情<<点击图片浏览东方今报今日版面
本文地址:http://tmp.gog618.com/html/64a29971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